七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大思政课”深化“结对共建”

七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大思政课”深化“结对共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四川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行动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18日,七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结对共建交流座谈会在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工业学院、成都外国语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四川旅游学院、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等七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代表就深化马院“结对共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等话题深入交流。会议由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玉平主持。

西南财经大学马院院长唐晓勇介绍了结对共建的目的和意义,希望大家利用结对共建平台深化交流合作,共促共进,不断提升理论研究和教学能力,推进思政课质量提升;成都理工大学马院党委书记李奋生以成都理工大学马院为例,从马院数字化、智能化如何赋能“大思政课”建设进行分享;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田永伟分享了成都外国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工作举措,强调在西南财经大学马院的带动帮扶下,有力推动了学校马院课程建设与改革创新,教学比赛屡获佳绩,教学实力与水平显著提升;成都文理学院马院副院长夏冰从思政课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评估等方面分享了学院“大思政课”建设推进情况。同时,与会代表就四川省民办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集体备课的机制建设和成果转化、高校教师的教研教改和职称晋升、学生成绩综合考核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会议一致认为,“大思政课”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保障,要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高校马院“结对共建”的主要抓手,守正创新,有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唐晓勇在总结时指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可以考虑扩大参赛范围,本专科同时开展,分组进行,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功能。集体备课要“大中小学”一体纵向贯通,教务、科研、宣传等行政部门深度参与实现横向协同,引入学生家长、社区代表、身边榜样等进入课堂拓宽教育资源,发挥社会育人功能。要结合社会大课堂,不仅要走出去、请进来,还要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让思政课教师到社区、企业、农村挂职锻炼,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让思政教育接地气,全面激发立德树人的整体效能。在教学科研方面,要突破对学术研究的思维认知局限,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研究,做真正促进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工作。在考核评价方面要全过程考核、统一评价,多主体多维度全方面客观考核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用实际行动不断深化“结对共建”,整体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

立德树人是大学立身之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结对共建将更好发挥联动协同作用,继续加强高校马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课程的改革创新,积极构建“大思政课”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力量。